欢迎来到北京北派山水艺术中心官方网站!
联系人:赵老师
手 机:18606291197
联系人:黄老师
手 机:13673269801
邮 箱:963346856@qq.com
地 址:北京通州宋庄小堡文化广场师恩钊美术馆
网址 : www.beipaishanshui.com
自唐末以来已成为中华艺术之主流。不过山水画中的“山水”由衬托成为主体,始于玄学兴起后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到了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承继六朝、隋唐传统的人与自然相融的牧歌式的宁静特征,表现道家的“仙界”、佛家的“禅境”、儒家的“世外桃源”成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象征内容,也莫定下中国山水画的主基调,并从而成为后世争相效仿的楷模。
所表现的是辽阔虚空的宇宙以及罕有人迹的山水,但作画者本人所感受并表达的恰恰相反,那空阔、昂然的群山中潜伏盎然生机,流淌着不息的生命之泉。事实正是如此,艺术容易折射出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本质。
师恩钊北方山水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和传播力,形成了史上的“大北派”发展格局,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开放包容的盛世主流文化特征。台州北方山水的发祥地为雄踞于京、晋、冀、豫的太行山,北派先贤荆浩、关仝、李成、范宽等皆集中在中原地区,古代交通条件的不便又对画家造成很大限制,由此形成了“北派山水就是北方画家画北方山水”的传统认知。
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画中见我”,以达到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味无穷、妙不可言的状态。写意不仅能抒发画家的个人情怀,表现人格精神,更体现着宏大的生命意识与宇宙观念,是人性的表现,也是山水画的精妙之处。水与墨相互交融渗透,呈现出多样变化,对线条的运用更是出神入化,使观者徜徉在似与不似之间,物我浑融,妙趣横生。
“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正所谓山水之静动,顽与灵,均是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阴阳节奏关系,如果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运用这些关系,笔下可如神助。其实,从个人观点,感觉速写、素描、水粉与山水画之间均有很大的联系,除了表现其明暗、线条的刚柔等,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遵守透视规律,是不同于装饰画的。
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北派山水的审美特征和精神内核,崇高峻伟、大气磅礴、全景构图、笔墨并重的形式语言,承载着雄浑壮美的审美诉求、顽强自信的民族精神、凝重热烈的家国情愫、崇高正大的人格理想、雄强豪迈的诗性情怀。遵循北派山水鼻祖荆浩“度物象而取其真”、“气质俱胜”的艺术思想,主张“笔墨回归丘壑”。摈弃一味沉溺于故纸堆中的腐朽积习,更多地去鲜活的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强调形神并茂的艺术表现。相较于文人画重意轻形、自我消遣的笔墨游戏,亦或是模仿西画的实景再现等等,新北派山水显然更容易激发出观者的审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