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北派山水艺术中心官方网站!
一般性特征山水画为我国绘画艺术所有,其大多出自文人之手,所以又称为文人画、士人画、士大夫画等等,与其他绘画类别有很大差异。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北派山水画自然有与众不同之处,它不仅有丰富的象征性意境,同时也采用如泼墨、写意等象征性的表现手法。正如郑板桥诗云:“画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绝句二十一首·黄慎》)。述及山水画的意境,可令人充分感受到山水画的各类功能,如审美功能,所谓“山水以形媚道”。那么,为什么山水画有所谓的“意境”?简而言之,山水画中包含着中华传统某种基本精神,由此也可映现中华精神文化的深层与内核。文人士大夫作为山水画的主创者,其突出之处就是对“雅”的崇尚和追求。如同音乐中的雅乐一样,山水画也是文人中的“雅”艺,此“雅”实乃封建时代“不犯上”、“不件物”的修养或美德;这种不与政治发生纠葛的生活准则为古代文人士大夫修身处世的鲜明特征,亦为儒佛道思想影响下的艺术家审美的基本标准,而非西洋艺术特征中的通俗、直观与裸露。
山水画自唐末以来已成为中华艺术之主流。不过山水画中的“山水”由衬托成为主体,始于玄学兴起后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到了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承继六朝、隋唐传统的人与自然相融的牧歌式的宁静特征,表现道家的“仙界”、佛家的“禅境”、儒家的“世外桃源”成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象征内容,也莫定下中国山水画的主基调,并从而成为后世争相效仿的楷模。明清山水画,初有反清复明志愿的意蕴;晚清的山水画,也有不满清朝封建统治且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思想意境。20世纪上半叶又有救亡图存、抗日救国的思想表现,等等。所以,明末王夫之曾言:“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从中强调了水墨山水画所表达的深远意境。从画面上看,山水画所表现的是辽阔虚空的宇宙以及罕有人迹的山水,但作画者本人所感受并表达的恰恰相反,那空阔、昂然的群山中潜伏盎然生机,流淌着不息的生命之泉。事实正是如此,中国山水画艺术容易折射出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本质。
首先,山水画艺术表达了某些特定的精神境界,所谓由自然空间转移到心灵空间、由艺术领域上升到精神世界的绝妙境界。
其次是新北派山水艺术表达的旷远、纯净、平和的精神境界及其所体现的“物我为一”、“心手两志”的意境。这种境界正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适意、恬淡、平和、清静。对于这种可以说是人生精神境界的追求,其形成于古代文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之中,那就是:古代社会、封建时代的追求是出人头地、名垂青史,为此有多少人“头悬梁,锥刺股”地苦读,以求在科举、仕途中取得成功,并能“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要实现个人的辉煌理想,这一奋斗历程可谓艰辛而坎坷,失意、变故、不幸、千难万险的磨砺和挫折使得很多文人志士备感仕途艰险、命运多并,于是转而追求超然洒脱、自由独立的生活境界。